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
系统架构设计
传统的系统工程是基于确定论和设计论的,需要在系统工程的开始就“冻结需求”;而复杂产品的系统工程是基于进化认知论的,产品太复杂,统各层级间及内部对自身的认知是不清晰的,需要在逐步完善的场景分析中逐渐认清系统全貌,因此产品系统设计要不断适应变化。安托通过多个MBSE型号应用项目实施,总结出一套面向型号工程实践的MBSE解决方案,并将其固化到系统设计软件中,形成可快速部署的成套解决方案。
业务挑战
针对高端复杂装备,具有多学科、装备构成复杂、研制组织跨层级等特性,以往基于文本的系统工程模式呈现出碎片化或孤岛效应,研制数据难以连续传递和自动解析转换,不利于开展大系统的协同研发和综合验证。作为国内系统工程思想的发源地,航天某总体院已经在型号系统的研制中探索MBSE的应用。然而,在实现从文档到模型的跨越中,其仍然存在如下问题:
系统架构设计业务是基于模型展开的,但是上下游协同依然以文档为核心展开,导致下游重复建模且无法得到完整的综合模型;
各层级的建模设计缺乏统一、规范的语义,且历史型号设计知识无法通过模型进行沉淀和服用,影响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的稳定性;
仿真过程不透明、缺乏有效管控,无法实现仿真场景的规划定义、需求指标与仿真结果的映射关联以及需求验证结果的可视化展示;
系统研制过程的技术状态管理仍然是围绕文档展开的,对系统模型缺乏成熟度、生命周期、技术状态等方面的管控。
解决方案
复杂产品MBSE业务目标主要实现系统设计各个任务的流程:
基于模型的系统设计流程
基于模型的跨系统层级的协同设计流程
仿真模型协同设计流程
系统设计仿真验证流程
基于模型的技术要求下发流程
基于模型的系统设计综合流程
基于模型的系统设计变更流程

基于模型的系统架构设计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:
面向领域的基于模型设计方法论定义
参考主流方法论,基于行业领域特性和研制业务流程,定义适用的基于模型的系统设计方法论,支持用户规范化建模实施。
基于元模型、模型库的系统架构快速复用建模
基于行业领域特性,定义领域元模型语义,确保建模的规范性和数据的一致性。通过模型库的构建实现型号知识的积累和复用,实现系统架构的快速复用建模设计。
基于SysML模型的上下游协同设计
基于SysML模型实现跨系统层级、跨地域、跨团队的系统协同设计,有效的打通从总体部门到分系统、单机的SysML协同建模全流程,提升并行研发设计工作的效率。
系统模型的技术状态管控
利用PLM平台实现系统模型的技术状态管控,包括系统架构模型的解析存储、模型审签、模型基线管理、模型变更管理等。
系统设计与系统仿真的协同
基于PLM平台,将SysML架构模型中的系统架构、系统参数、需求指标等作为系统仿真的输入,同时将仿真验证的结果与需求进行对接,实现系统设计的闭环验证。
价值收益
通过基于模型的系统架构设计解决方案的实施,带来如下价值:
上下游基于模型协同,效率高
系统设计与管理单一数据源
总体抓总能力极大提升
架构设计与仿真关联密切
系统设计数据一致性程度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