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3日,达索系统与安托智造共同举办的“MBSE路演暨用户研讨会”在上海正式开幕。作为MBSE领域中备受瞩目的专业盛会,本次会议成功吸引了中广核、上海微小卫星、南航深研院、航天科技某院、上飞厂、商飞软件、中船702所、中船708所、中车、高研院、浙江大学等多家企业和高等教育机构的技术专家与学者参与,围绕MBSE的方法论,平台工具,AI融合及多行业实践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。
大会伊始,安托总经理方治回顾安托作为达索系统核心合作伙伴,在推动MBSE方法、工具链与项目落地方面的实战历程,并重申了“安心托付,智造未来”的服务理念。
达索系统CATIA品牌销售经理陈晓中以“模型驱动,智能化赋能”作为核心理念,为整场会议奠定了专业基调。
技术洞察与案例复盘
在技术洞察环节,达索系统CATIA品牌高级技术经理魏周君从行业宏观趋势切入,带来《MBSE行业技术发展洞察》,阐述了MBSE的演进路径和未来发展方向。
随后,达索系统CATIA品牌技术顾问汪官勇通过《基于3DEXPERIENCE的系统协同设计》的平台演示,直观展现3DE平台如何打通不同专业之间的数据壁垒,并从根源上解决了传统研发中“文档孤岛”带来的协同难题。
实战案例分享部分进一步将会议推向深度。安托MBSE事业部总监程凌云在《MBSE工程实践现状及技术展望》的分享中表示,在与领先客户的联合探索中,安托已针对模型应用瓶颈寻求解决方案,并成功实现了从技术验证到工程效能的关键跨越。
中广核研究院吕博士则结合核电领域对“零差错”的硬性要求,分享了MBSE在核电领域进行落地经验,展现了模型在最高安全标准下的关键价值。
随着议题深入,会议迎来“AI+MBSE”前沿环节。中科微小创新院,卫星数字化技术学术带头人郑文老师在《AI+MBSE卫星自动化设计》中,演示了AI如何无缝衔接设计、仿真与优化流程。
南航深研院杨淑群副院长则现场发布“AI for MBSE”插件,生动展现AI辅助工程师实现“少敲键盘、多跑仿真”的智能跃迁。
安托系统工程团队紧随其后,接连呈现航天、核电、商用车三大行业硬核案例:
系统工程部交付与研发总监王双佳在《航天MBSE工程应用》的演讲中,分享了国家重点型号MBSE落地项目的实施过程,如何帮助企业“省下海量试验费”。同时,阐述了安托是如何用系统工程的思路帮助项目落地。
系统工程部副总监占国熊发表关于《核电MBSE工程应用案例》的演讲,分享指出MBSE在核电行业的成功实践,安托通过构建五大核心能力——标准化建模、全系统实践、模型管控、智能寻优与全局追溯,如何打通从需求分析到总体优化的完整设计链路。这不仅实现了方案的高效迭代,更确保了“需求-指标”在研发各阶段的无损传递,为核电这类复杂系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过程可控性、决策科学性与链路连续性。
系统工程部经理耿涛以《某商用车MBSE工程应用案例》为主题,针对传统开发模式中各专业协同壁垒、缺乏早期虚拟验证的行业痛点,本次分享提出了以模型为核心的整车系统设计方法。该方法通过构建逻辑架构与物理架构的联动机制,打通了从需求、设计到仿真验证的全流程闭环。在此基础上,团队还形成了汽车应用MBSE的敏捷设计实践,成功实现了商用车领域MBSE工程落地从0到1的突破,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了全新范式。
最后,体系创新部部长、资深数字化转型专家魏政哲在《数字主线技术加持下的实做模型构建与数字样机管理》分享中重点指出,数字主线的核心价值在于打通了从设计、仿真到生产、运维的全链路数据桥梁。它确保了信息的一致性与无缝流动,使数字样机能基于实做模型反馈进行持续迭代优化,从而实现虚实融合的闭环与产品创新效率的飞跃。
互动交流
在最后的互动环节,现场交流的气氛尤为热烈。现场同仁围绕工具选型、团队转型、模型治理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,安托的MBSE技术团队结合多个行业案例,给予了细致解答。问答之间,不仅是解决方案的碰撞,更是对系统工程未来图景的共识凝聚。本次会议在大家的深入交流中圆满收官,也给大家留下了丰硕的启发与可借鉴的路径。
模型不是点缀,而是转型基石
本次研讨会虽已落幕,但MBSE的实践探索才刚刚启程。我们坚信MBSE不是锦上添花,而是将后期风险前移的关键抓手。它用一套模型串起需求、设计、仿真与验证,让复杂系统开发更可控、更高效、更智能。未来,安托将继续携手达索系统,与行业同仁携手同行,共同推动MBSE技术的价值落地助力中国智造,走向数字未来。
获取更多MBSE实战案例与行业洞察,欢迎联系我们
- 上一篇:从NASA到空客,MBSE如何帮助顶尖企业实现研发升级?
- 下一篇:没有了